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历史文化 >

【红色记忆 地名故事】海明路与海明小学的由来,您听说过吗?

时间:2022-07-02 18:25来源:指尖白城

红色七月 党旗飘扬

红色印记 闪耀荣光

红色地名 纪念英烈

红色故事 代代传扬

       回望白城党的历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洒下鲜血和汗水,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留下了大量的弥足珍贵的红色印记,勤劳善良、感恩质朴的白城人民为了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用烈士的名字命名了一批红色地名。
 
       即日起,指尖白城微信平台将连续推出由白城市委党史研究室与白城广播电视台、白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红色记忆,地名故事”系列短视频展播活动,与大家共同开启寻根之旅,重温光辉历程,讲述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汇聚起白城人民建设家乡、振兴白城的磅磗力量!

  ——编者按

海明路与海明小学的由来

       白城市洮北区海明路原为中央大路。1946年1月3日 , 嫩江军分区团政委刘海明在掩护白城子地县党政军机关突围时,不幸被 "光复军" 匪徒冷枪击中 , 壮烈牺牲 。

       为纪念刘海明烈士,1947年洮安县政府决定将中央大路正式命为海明路。

       海明小学位于白城市洮北区海明西路13号,始建于1946 年,原名白城子第二平民小学。1947年为纪念刘海明烈士而更名为白城子海明小学。

海明路与海明小学现状

       海明路主要包括海明东路和海明西路两部分。海明东路位于市区中心 , 西起长庆南街和海明西路交汇处 , 东至解放广场 , 长1500米 , 宽16米 。沥青路面,属城市次干道,与青年南大街、明仁南街、金辉南街、长庆南街相交。

       海明西路东起长庆南街和海明东路交汇处,西与棉纺路相接。长 2500米,宽20米,沥青路面,与长庆南街、幸福南大街、瑞光南街、光明南街相交。

       白城市海明小学占地面积7333平方米 ,  建筑面积5277平方米 ,  教学楼1栋,教室47间。现有150名教职工,42个教学班 ,  2182名学生。该校始终秉承  "以德立校 、依法治校、科研兴校 、质量强校"  的办学理念 ,  坚定"为学校可持续发展铺路 ,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导航,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 , 突出以明志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办学特色。

刘海明烈士的故事

       刘海明原名刘中华,中共党员,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干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随冀热辽部队从关内来到白城子(今白城市)开辟工作。白城子是西满根据地的一部分,是连接西满南北部的纽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刘海明来到白城子时,白城子军分区刚刚建立,刘海明担任人民自治军骑兵团政委 , 主要负责白城子地区的社会治安和剿匪工作。1945年12月,国民党纠集镇东等7县土匪万余人组成 "光复军" 攻打白城子。当时,白城子只有3支武装力量: 一是人民自治军骑兵团 , 有550余人; 二是人民自治军步兵团共有1000余人; 三是铁路护路团 , 共有700余人。这与敌人兵力相差悬殊 ,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白城子军分区司令员夏尚志指挥守城部队奋力反击 ,  阻击匪徒 , 控制城防。

       与敌连续激战三昼夜后, 为保存我军有生力量 , 决定突围。刘海明在掩护队伍沿着戏院子胡同向外突围时,被敌人冷枪击中,壮烈牺牲。

        [白城新闻网编辑|陈硕 复审|赵翠丽 终审|贾涤非]

(责任编辑:审核发布)
------分隔线----------------------------
版权所有:白城日报社  内容所有:白城新闻网 / 白城日报社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吉ICP备09011033号-1  
新闻中心: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白城日报社    白城新闻网邮箱:bcxww2013@163.com    新闻热线:0436-3340253  新浪微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6-333370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0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