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文化广角 >

清茶一杯

时间:2022-10-31 10:03来源:白城日报
  

  ●周玉泉

  清茶一杯话人生、叙友谊,清风明月、以廉为美,莫不乐哉。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槚,苦荼(即原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论茶甚详,其中,对茶的药理作用有如此表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由此可见,茶与人的互相映照中,有着天然的融入自然、淡泊名利的基因,也蕴含有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与一杯清茶相伴,看见的是腾腾升起的茶气,闻到的是淡而弥久的茶香,品到的是略带苦涩的茶味,既有放松身心的功效,也有催人清醒的意味。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是茶文化发祥地,在长期的品饮中,中国人赋予茶深刻的人文性。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精行俭德”,倡导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可谓茶德之始。近代茶学家庄晚芳教授将中国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并具体诠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以茶敬客,同闻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德重诚和,勤俭育德,清茶一杯,器净水甘。时光流逝中,茶文化的光芒由古及今,愈发耀眼。茶文化中蕴含的扬清抑浊、自我净化等优秀因子,无疑是每个人为人处世的营养素。

  茶与廉的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据记载,周武王在“伐纣会盟”时,“以茶代酒”招待各路诸侯和部落酋长,以此明志,增强伐纣的正义性与号召力。《晋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王公贵族贪敛成风、奢侈盛行,每天饮食靡费惊人。对此,一些志士主张“以茶养廉”,冀望陶冶情操、移风易俗。东晋名臣陆纳,清正节俭,以清茶、素果接待客友,传为佳话。

  晚唐刘贞亮著有《饮茶十德》一文,他提出:“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润德,“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传递着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节约内敛的鲜明导向;茶养气,与茶为伴,时日一久,自然清气升而浊气降,有助于身体康健、心气平和;茶正行,茶的礼仪与内涵的不断滋养,有利于人们向善向上。一个人的德、气、行正了,清风正气自然水到渠成。

[白城新闻网编辑|马卉 复审|赵翠丽 终审|贾涤非]

(责任编辑:贾涤非)
------分隔线----------------------------
版权所有:白城日报社  内容所有:白城新闻网 / 白城日报社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吉ICP备09011033号-1  
新闻中心: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白城日报社    白城新闻网邮箱:bcxww2013@163.com    新闻热线:0436-3340253  新浪微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6-333370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0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